当前位置:食学研究 > 媒体报道 > 正文

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召开 通过《“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食事问题”框架文件》

2024年5月25日下午,“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郝叶力等相关政府官员、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主任、食学(Shiology)学科体系奠基人、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共同主持会议。

会议包含两轮圆桌论坛。论坛一的主题是“食事问题的复杂性、顽固性与整体性”;论坛二的主题是“系统治理食事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会议播放了两位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在第四届世界食学论坛上的讲话视频。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先生在题为《综合性解决与吃相关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食学是系统性的科学的学科,可以系统性地解决与吃相关的食事问题,为实现终止全球饥饿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先生在题为《可持续发展与食学理论》的讲话中指出,食学是突破了传统学科设置的全新的知识体系,以全球视野审视食事问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具有独创性、整体性、全球性三大特点。视频展示了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国际舞台上产生的影响,以及所获得的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在内的诸多国际领导人的关注。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题为《关于构建食学科学的几点思考》的讲话中表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构建食学学科知识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引,勇于改革创新。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在题为《食学科学体系的创建造福于人类》的讲话中指出,构建食学科学体系,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直接体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在题为《我国率先设立食学学科的重要意义》的发言中指出,食学以“整体认知替代部分认知”,是一个能够覆盖所有食事问题的知识体系,为全面解决人类食事问题贡献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在题为《食温饱、食安全、食健康的思考与建议》的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三食”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要将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放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下面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食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并提出职业教育最少 183 个专业对接食学学科体系。将来设立食学食事工作委员会覆盖美好生活,覆盖人民健康。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郝叶力指出,食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从零到一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将“民以食为天”通俗之事上升到理论体系,从感性到理性,从碎片化认知到学科体系,这是一个艰辛、艰巨的世纪工程和人类工程。要思考如何实现从一到一百的突破。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高级伙伴关系协理陈孚表示,非常认可刘广伟在《大食物问题系统治理》一书中提出的构建解决大食物问题的数控平台——食联网的想法。建议将与食事有关的全球最佳实践放到食联网上,通过大数据为寻求解决方案的人匹配标杆和参考。还建议利用AI技术,随时随地了解、学习食学专家学者的食学认知。在谈到“食事可持续指数”时,他表示,相较国际知名的饥饿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食事可持续指数”覆盖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他建议“食事可持续指数”参考国际上好的做法,并将国家分类后再进行比较。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前秘书长汤姆·海兰特以《解决食物系统六大问题的整全知识体系》为题发言,指出,当前的食物系统存在浪费与饥饿并存的食物安全问题、食品污染导致疾病或死亡的食品安全问题、营养改善问题、食物体系可持续问题、食物支出和劳作收益不匹配的公正性问题、忽视季节性食物的态度问题等,需要转变食物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食学是一个以食者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只有以食者为中心才能转变食物系统,才能应对和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先生以《食学是应对食物危机的整体解决方案》为题发言,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对全球食物系统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推动全球社会的可持续进程。转变食物系统为可持续模式,需要采用超出农业范围的跨学科策略和创新方案。食学综合了农学、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等学科,为整全解决食者需求、食物获取、食事秩序的本质问题提供了大的框架。

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食事问题纷繁复杂,持久不断,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食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食事问题碎片化、区块化的认知和解决方式。解决食事问题必须制定整体方案,系统加以解决。最后,会议通过了《“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食事问题”框架文件》。

全文如下:

2024年5月25日,“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相关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代表出席大会。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古特雷斯在第四届世界食学论坛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有7.8亿人饱受饥饿之苦,超过30亿人无法获取健康饮食。食物获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危机,还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淡水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食事问题的系统治理已成为我们时代的迫切需求。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认为食事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食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食事问题碎片化、区块化的认知和解决方式。解决食事问题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制定整体方案,系统解决食事问题。

为此,全体与会者提出解决食事问题的五点框架性建议。

迈入食事整体化认知阶段。人类对食事和食事问题的认知,经历了“碎片化认知”“区块化认知”阶段,要全面、彻底解决食事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整体化认知”。食学强调对食事问题的整体性、关联性研究,强调构建整体的人类食事认知体系。食学体系的建构,标志着人类迈入了食事“整体化认知”阶段。

推动食事问题的系统治理。当前食事问题的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呈现碎片化、区块化的特点,导致在各国、各地区在食事管理上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我们提倡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增强全球协作,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食事问题。

加快食学科学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为平台,开展国际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合作,促进跨国度、跨学科集成创新,加快食学科学体系建设,促进食事问题的整体性研究和整体性解决。

建构食事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体系。由世界食学论坛(WSF)秘书处与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合作,推出 “食事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发布《世界食事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估和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食事问题治理的表现,促进全球食事问题的整体解决。

积极筹备第五届世界食学论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系统治理不同国家的食事问题”作为核心议题,筹备第五届世界食学论坛,深入探讨和交流全球范围内食事问题的多样化治理策略。


“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全体代表

2024年5月25日

当前位置:食学研究 > 媒体报道 > 正文

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召开 通过《“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食事问题”框架文件》

2024年5月25日下午,“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郝叶力等相关政府官员、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主任、食学(Shiology)学科体系奠基人、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共同主持会议。

会议包含两轮圆桌论坛。论坛一的主题是“食事问题的复杂性、顽固性与整体性”;论坛二的主题是“系统治理食事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会议播放了两位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在第四届世界食学论坛上的讲话视频。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先生在题为《综合性解决与吃相关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食学是系统性的科学的学科,可以系统性地解决与吃相关的食事问题,为实现终止全球饥饿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先生在题为《可持续发展与食学理论》的讲话中指出,食学是突破了传统学科设置的全新的知识体系,以全球视野审视食事问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具有独创性、整体性、全球性三大特点。视频展示了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国际舞台上产生的影响,以及所获得的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在内的诸多国际领导人的关注。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题为《关于构建食学科学的几点思考》的讲话中表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构建食学学科知识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引,勇于改革创新。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在题为《食学科学体系的创建造福于人类》的讲话中指出,构建食学科学体系,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直接体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杨小波在题为《我国率先设立食学学科的重要意义》的发言中指出,食学以“整体认知替代部分认知”,是一个能够覆盖所有食事问题的知识体系,为全面解决人类食事问题贡献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在题为《食温饱、食安全、食健康的思考与建议》的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三食”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要将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放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下面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食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并提出职业教育最少 183 个专业对接食学学科体系。将来设立食学食事工作委员会覆盖美好生活,覆盖人民健康。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郝叶力指出,食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从零到一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将“民以食为天”通俗之事上升到理论体系,从感性到理性,从碎片化认知到学科体系,这是一个艰辛、艰巨的世纪工程和人类工程。要思考如何实现从一到一百的突破。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高级伙伴关系协理陈孚表示,非常认可刘广伟在《大食物问题系统治理》一书中提出的构建解决大食物问题的数控平台——食联网的想法。建议将与食事有关的全球最佳实践放到食联网上,通过大数据为寻求解决方案的人匹配标杆和参考。还建议利用AI技术,随时随地了解、学习食学专家学者的食学认知。在谈到“食事可持续指数”时,他表示,相较国际知名的饥饿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食事可持续指数”覆盖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他建议“食事可持续指数”参考国际上好的做法,并将国家分类后再进行比较。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前秘书长汤姆·海兰特以《解决食物系统六大问题的整全知识体系》为题发言,指出,当前的食物系统存在浪费与饥饿并存的食物安全问题、食品污染导致疾病或死亡的食品安全问题、营养改善问题、食物体系可持续问题、食物支出和劳作收益不匹配的公正性问题、忽视季节性食物的态度问题等,需要转变食物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食学是一个以食者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只有以食者为中心才能转变食物系统,才能应对和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先生以《食学是应对食物危机的整体解决方案》为题发言,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对全球食物系统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推动全球社会的可持续进程。转变食物系统为可持续模式,需要采用超出农业范围的跨学科策略和创新方案。食学综合了农学、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等学科,为整全解决食者需求、食物获取、食事秩序的本质问题提供了大的框架。

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食事问题纷繁复杂,持久不断,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食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食事问题碎片化、区块化的认知和解决方式。解决食事问题必须制定整体方案,系统加以解决。最后,会议通过了《“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食事问题”框架文件》。

全文如下:

2024年5月25日,“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相关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代表出席大会。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古特雷斯在第四届世界食学论坛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有7.8亿人饱受饥饿之苦,超过30亿人无法获取健康饮食。食物获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危机,还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淡水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食事问题的系统治理已成为我们时代的迫切需求。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认为食事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食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食事问题碎片化、区块化的认知和解决方式。解决食事问题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制定整体方案,系统解决食事问题。

为此,全体与会者提出解决食事问题的五点框架性建议。

迈入食事整体化认知阶段。人类对食事和食事问题的认知,经历了“碎片化认知”“区块化认知”阶段,要全面、彻底解决食事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整体化认知”。食学强调对食事问题的整体性、关联性研究,强调构建整体的人类食事认知体系。食学体系的建构,标志着人类迈入了食事“整体化认知”阶段。

推动食事问题的系统治理。当前食事问题的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呈现碎片化、区块化的特点,导致在各国、各地区在食事管理上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我们提倡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增强全球协作,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食事问题。

加快食学科学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为平台,开展国际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合作,促进跨国度、跨学科集成创新,加快食学科学体系建设,促进食事问题的整体性研究和整体性解决。

建构食事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体系。由世界食学论坛(WSF)秘书处与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合作,推出 “食事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发布《世界食事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估和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食事问题治理的表现,促进全球食事问题的整体解决。

积极筹备第五届世界食学论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系统治理不同国家的食事问题”作为核心议题,筹备第五届世界食学论坛,深入探讨和交流全球范围内食事问题的多样化治理策略。


“食事问题与可持续发展(SDG)”论坛全体代表

2024年5月25日